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艰难时刻,昆明市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一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不仅抓出了速度,况且抓出了质量。尤其是工业发展实现整体突破,为稳住全市经济向好发展态势作出大贡献。
龙头强,则全省强。昆明市用行动切实扛牢“强省会”主体责任,用成绩兑现“在产业强省建设上当好排头兵”。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知道支持云南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昆明市推动产业发展迎来最大机遇。
云南裕能作为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康乐卫士实现三价HPV疫苗试生产;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准并起步建设;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了云南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一项项新速度、新突破的实现,是昆明市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4年,昆明市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增长主引擎,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多值增长6%以上。
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车间。
亮眼的数据是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盯出来的。
依托磷矿、锂矿、绿电等优良资源,昆明市全力把特殊资源发展作为优良产业。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不到60天,4个多月就实现投产,刷新了产业建设的“昆明速度”。
从一片荒山到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云南杉杉仅用247天便完成这座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工厂的建设,一场跨越2300多千米的“双向奔赴”跑出了“杉杉速度”“安定速度”“昆明速度”。
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产,昆明市形成为了化工、冶金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期加快培育新能源电池、稀贵金属、信息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个拥有昆明特殊的现代产业体系呼之欲出。
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机构。
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将来产业布局,形成为了昆明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5年1月2日,新年次日,昆明市五华区红云街道就传来好信息,红云街道在和谐广场打造的低空应用实践站正式开启,标志着首条常态化无人机商圈到社区航线开通。这为昆明市探索推动“低空+”应用场景培育,推动低空便民服务、低空应用产业落地发展供给了参考。昆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低空经济、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智能算力等将来产业,引入云南安权宵防等企业,推动低空经济取得初步成效。
红云街道低空应用实践站。
新的一年,对昆明来讲,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将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算力、智慧交通等将来产业方面亦有较好的基本和要求。用好人才安居政策,系统推进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加多重点企业来昆兴业;用活东西部协作、沪滇协作、重点产业跨区域协作等机制,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引更加多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把创新资源、研究成果运用到详细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昆明工业主引擎动力将更为强劲。
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测试成功,为广大外贸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供给全新通道;全市服务进出口额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3项试点经验获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做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沿枢纽,昆明正全力推进“贸易富市”,持续壮大外贸市场经营主体,优化贸易方式,调节贸易结构,推动外贸扩量提质。
过去一年来,全市蔬菜、野生菌、花卉、笔记本电脑等重点制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区外保税维修、标准金加工等业务顺利开展,加工贸易占比持续加强,二手车出口作为新的增长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卓有成效。2024年1月至11月,昆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00亿元上下,同比增长5%上下。
夜间的南强集市。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面对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昆明充分发挥省会优良、抢抓政策机遇,落实落细“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等行业消费172.3亿元,其中带动汽车消费122.8亿元。昆明老街、云纺文创园、同德广场、公园1903等特殊街区(商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家居、体育赛事、康体养生、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速培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本性功效进一步加强。
日前,昆明市已获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4类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同期,初步形成安定桃花村、经开区王家营、空港经济区、晋宁青山、嵩明杨林五大物流聚集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总数396条、通航城市191个,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到45个,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通航最多的省会城市,为发展贸易供给良好的通道要求和流通保证。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
1月3日,全市贸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到2030年,把昆明基本建设作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经贸中心和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全市外贸依存度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内外贸易整体竞争力排位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蓝图已然绘就,号角已然吹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昆明市将积极抢抓国家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等带来的机遇,用好用活昆明、磨憨在原产地规则、劳动力、原材料、绿电等方面的优良,连续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加快补齐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深入推动“四区”联动发展,连续擦亮南博会、旅交会、云台会等会展品牌,做大做强鲜花、茶叶、野生菌、咖啡等交易平台,促进贸易增量、产业提质,全力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到昆明的次日,新加坡游客安迪起了个大早。他和伴侣要去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吃早餐。下饭的粉蒸肉、外酥里嫩的藕饼、美味的油鸡枞、一见钟情的玫瑰木瓜水、长相奇怪的火参果……安迪和伴侣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尝到各样陌生又熟练的味道。他觉得,想认识昆明的风土人情,来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很不错。
昆明市以独特的气候、文旅资源等优良,作为游客心中充满魅力的城市。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选取以慢节奏、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游昆明,去菜市场来一场最“土”、最“野”的旅行,作为她们游昆明的新方式。
游客在滇池边和海鸥互动。
结合游客多元化的需要,2024年败兴,昆明市全面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围绕推动旅游资源制品化、旅游制品市场化,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6条“黄金旅游线路”,积极培育“观鸥季”“赏花季”“食菌季”“市场游”等特殊旅游制品,连续丰富休闲度假旅游供给,优化文旅消费场景,提高旅游消费体验,大力开展城市品牌和文旅宣传营销,加快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约3.42亿人次、旅游业总花费约4862亿元,分别增长26.21%和12.54%。
南强街巷人潮涌动。
为让来昆游客“有得玩”,昆明市连续推动“旅游+”“+旅游”,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新体验、新业态层出不穷。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优良,提高打造翠湖历史文化街区、龙泉古镇等历史文化街区,推出庭院剧等文旅融合制品;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全面推进滇池沿岸漂亮乡村建设,46个重点村吸引超过1000个经营主体入驻,带动5万余名村民就业创业,牛恋村、海晏村、福保村等作为网红打卡点,全年滇池沿岸村庄吸引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在体旅融合发展方面,围绕“跟着赛事去旅行”,高水平举办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昆明环滇池高原自动车邀请赛等六大赛事,连续举办妥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等赛事;在交旅融合发展方面,开通多条观光巴士,推动优化滇池水上航运旅游交通;在工旅融合发展方面,推进工业遗存、遗址转型发展,打造推出871文化创意工场、神犁文创园等文化创意园区;在商旅融合发展方面,创建作为第1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晋宁小渔村。
昆明市将用好丰富的文旅资源,对滇池绿道沿线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高标准开展整体策划,通过滇池绿道有效串联起沿线丰富的景点景区、传统村落、生态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策划推出精品业态,把好资源变成好制品,把环滇池旅游线路打导致为游客来昆必去、必看、必游的目的地;加强配套基本设备建设,优化交通组织,加强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可体验性。经过打造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要的制品,连续提高旅游制品质量、服务品质,为游客供给稳定有序、和谐安全的旅游消费环境,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游得舒心、购得叫作心、娱得开心,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把“流量”变“留量”,让“网红”成“长红”,推进“旅游兴市”,深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内涵。
近年来,昆明市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金融活市”,将金融做为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攀升,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持续的活力。
随着“金融活市”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营商环境连续优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要求。2024年前三季度,昆明市金融业增多值完成692.52亿元、增长2.6%。
俯瞰翠湖片区。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昆明市打造了68个金融驿站,网点广泛分布在政务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金融公司等各类场所,让企业能够方便地得到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同期,开展“金融赋能暖企行动”,精心组建了一支由119名银行、证券、保险、律所等专业人士形成的高素质金融顾问团队,积极搭建多元融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另外,在云南融信服平台开设的“昆明专区”成绩斐然,截止日前,昆明专区注册企业数214583家,入驻金融公司241家、覆盖网点952个、发布金融制品501项、累计授信金额642.09亿元,大大加强了金融服务的精细性和效率。
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详细成效上,数据令人瞩目。截止2024年11月末,昆明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23.14亿元,同比增长18.1%,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9.51万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297.52亿元,同比增长16.58%;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5%,较去年同期下降0.67个百分点,贷款成本进一步下降,为小微企业发展供给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昆明市还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政府性融资制品。“昆创贷”助力科创企业,为“白名单”内的科创型企业供给优惠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产,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昆质贷”为得到质量品牌荣誉的企业供给低成本信贷支持;“财园助企贷”则缓解了园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银行普惠型创新制品一样亮点纷呈。昆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结合县区产业特殊,推出“鲜花贷”等100余款区域特殊信贷制品,截止2024年8月末,累计发放花卉农户贷款11.49亿元,支持3016户农户;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推出旅游服务质量分离式保函,以银行保函代替旅游服务质量保准金,有效缓解关联企业资金压力。
云南晋宁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内花农正在分拣鲜花。
昆明市在推进“金融活市”的道路上,经过持续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精细浇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连续提高。将来,昆明市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持续优化金融生态,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更加坚实的金融保证,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吴洁 杨敏 缪亚平 李思凡 王曼君 王俊星 杨艳辉 赵伟 李海曦 周密)
源自: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