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侨商施乾平:科技创新要有“疯子”的态度、“白痴”的精神
作者 金旭
“做企业是一场无终点的马拉松。一个企业想要做好品牌,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进、总结,以匠心守初心,修炼中国品牌的力量。”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金恒丰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乾平近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1999年,26岁的施乾平在北京创办金恒丰科技有限机构,致力于工业打印机的开发制造与营销。经过20数年的发展,机构已作为全世界工业设备打印领导者,工业uv打印机、数码纺织印花机等国产设备扬帆出海,销往全世界,被世界认可。
20世纪90年代,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中国高端打印机市场以进口为主,中国品牌重点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怎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稳稳占有一席之地?施乾平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做全世界最好的工业打印机。时迄今日,这始终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国市场发展潜能巨大,伴同着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无理由做不出与全世界一线品牌齐肩的中国制造。”在捉捕到行业前景中的可能性后,施乾平笃信,无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伟大是需要时间熬出来的,中国品牌亦是如此。
施乾平告诉记者,2008年金融危险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节点。“当时许多大企业遭到重创纷纷倒闭,不少人难以抵挡大幅度的裁员浪潮。”于是,施乾平招来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创立了开发团队。
“咱们要用最好的配件齐心协力打造一台发烧友级别的工业打印机。”施乾平介绍,2010年,中国第1台5米宽UV数码打印设备研制成功,但新的问题亦接踵而至。“那时的顾客对中国本土品牌无自信心,面对类似价格与品质的高端打印机,国际品牌仍是她们的第1选取。”
近期,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施乾平在北京接受了《侨商道》栏目专访。1999年,美国归侨施乾平创办金恒丰科技集团有限机构,这是中国最早从事工业打印机的高科技企业。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研究需要海量经费支撑、制品营销未见起色、不少质疑声显现……施乾平起始思索怎样主动求变,寻找突破点。“在理想的饱满被现实击破时,企业需要保持自己定力,尤其是在科技创新行业,需要有‘疯子’的态度,‘白痴’的精神,才可坚定不被动摇。”
为破解发展瓶颈,2013年8月,施乾平邀请了200多位国内喷印行业的专家学者和重点机构客户,举办了第1届中国喷印行业高端论坛——“泰山论道”,共话行业将来发展。“这场论坛让我收获了6台设备订单,但它的价值道理远大于营销的突破,由于我看到了开辟国内市场的期盼,亦看到了打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刻板印象的可能。”
“商品品质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施乾平的经营理念在于用所有的制品和服务助力客户成长。“除了售卖设备,咱们会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为客户供给专业指点,优化经营管理,以‘共生’思维求发展。”
如今,施乾平的企业生产的打印机广泛应用于宣传、纺织、工业等行业,证明了中国品牌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打印明天 打印世界”的梦想正被持续刷新。
施乾平相信,着眼新发展格局,中国品牌必将大有可为。“在国货备受追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专注品质发展,注重品牌形象和竞争力,致力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亦必将成功走向全世界市场,作为行业翘楚。”(完)
源自:中国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