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龙三维科技官网,专注研发数码打印机20年!
全国咨询热线:400-8316492
联系我们
400-8316492

手机:13823737137

邮箱:3485053954@qq.com

QQ:3485053954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坪公路89号数字硅谷E栋4楼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展览 | 回路——2000年败兴的西南影像实验

时间:2025-01-18 09:09:54 作者:147小编 点击: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欢迎留言

咱们将从留言中抽出三位送出观展门票,并有机会得到艺术家的亲自导览

不要怪我没告诉你!!!

展览 / 回路——2000年败兴的西南影像实验 

地点 / 麓湖·A4美术馆

展期 / 2017年12月23日 - 2018年3月17日

“回路——2000年败兴的西南影像实验”即将于2017年12月23日开幕。展览将A4美术馆近三年针对西南影像的创作生态调研以及个案科研串联,重新审视影像媒介的边界,以及怎样回到自己文化语境回溯创造与连接的道理,探讨当代影像艺术新的可能性。

/  /  /

此次展览尤其邀请到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艺术家荣荣

与麓湖·A4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孙莉一起担任艺术总监,

李杰蔡丽媛联合策展,

一质NTYPE担任展陈设计,

空一禅师为展览题字,

集中呈现11位来自西南并活跃于国际国内的影像艺术家

阿斗陈萧伊冯立骆丹黎晨驰

黎朗李俊木格张晋张克纯张晓

最新创作作品。

/  /  /

这次展览主题“回路”能够被视作一条形成思维闭环的通路,能够看做连续行动的过程。咱们试图将生活在西南区域的部分影像艺术家的点状实验,构成一条连续的线索,呈现一段时间的切片,多向度地展开“何为摄影以及怎样激活影像生产机制”的质问。

回路,不单单是一次西南影像实验的回望,它涵盖针对激发这些影像艺术家实践的土壤和机制的探究与讨论。艺术家的连续实践,使咱们更加多维度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与时代、对象以及影像本体的关系。这既是一次回溯,又是一次以试错的勇气而得到的展望,是一次关于将来创作转向的起始

/ 阿斗 《何时 何地 何去》 /

阿斗,东亚,艺术微喷,61x50.8cm2016

A Dou, East Asian, Giclee Print, 61x50.8cm, 2016

阿斗,南亚国度,艺术微喷,61x50.8cm2016

A Dou, South Asian Countries, Giclee Print, 61x50.8cm, 2016

有些无关紧要的所想,并不重要,或许琐碎,但只愿把握稍许的灵动。或许影像与物影非绘画,非传统道理的摄影,然则它们毕竟承载了所有多即使少,少即是多的语境氛围不得自拔的随性,自然。留给自己以作玩味。或许那种宏大的野心,巧妙至极的聪明劲头,唯有与心随走的快感得以为报,唯艺趣足矣。

—— 阿斗

/ 陈萧伊 《Where we met? 》 /

陈萧伊,西奈山#1UV锌版打印,100x150cm2017  

Chen Xiaoyi, Mount Sinai #1, UV print on Sheet Zinc, 100x150cm, 2017

陈萧伊,西奈山#2UV锌版打印,66.67x100cm2017  

Chen Xiaoyi, Mount Sinai #2, UV print on Sheet Zinc, 66.67x100cm, 2017

月亮做为最古老的计时工具,在伴同人类漫长的种族记忆中,它逐步成为了一种繁杂的内在体验。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中,咱们透过月亮去理解了永恒的运动,以即时间凝固的形态。而循环往复的月亮,正是海德格尔所形容的那种保持着阴暗的光明,而非单纯的一片光明。

正如月亮做为一个永远奇异的他者,是永不可触及却又对此心怀期望的承载物。在那里,咱们只能够透过间接的某种反射显像中与之交会,哪些咱们一起经验的东西从来不是由于物体本身形成,而是咱们眼中的事物。某种道理上,月亮经过一种燃烧着的非在场和显眼的缺失而作为可被感知的心理实体。因此呢,经验作为裂缝——一场缺席,而生命再也不从现实的层面上被给出,再也不功效于那知道地表达真实事物的语言而加以呈现。

这一次,陈萧伊经过对月亮原型意象的探索,在展览中用影像的方式安置了一枚永恒处在运动中的月亮,经过在升落过程中的光线变化与反光材料的一起功效,旨在探索一种无限分离,聚合,以及矛盾事物中的偶然共存,以激活“非因果关系的有序状态”,企图在瞬间化的变量里达成一次同期性的共振。

——陈萧伊

/ 冯立 《白夜》 /

冯立,白夜,算命者,艺术微喷,2007

Feng Li, White Night, Fortune Teller, Giclee Print, 2007

冯立,白夜,杵拐杖的兔子,艺术微喷,2015

Feng Li, White Night, A Rabbit with a Walking Stick, Giclee Print, 2015

十年前一个冬天的傍晚,我站在成都郊外一处田野,四周浓雾弥漫。有小路在眼前延伸,但火速就被涌动的雾气湮没。天色愈加黯淡,雾越来越粘稠。身在其中,不知何处,无力进退。

许是过了一会儿是更长的时间,路的尽头有闪烁的光芒从高处透过弥散的雾气,像灯塔般忽幽忽明。一颗树,一颗巨大的圣诞树从天而降,点亮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莫名的怪兽在身旁张牙舞爪、诡异的男女跳着机械的舞步嘎吱作响、高挑无比的荷花像发光的巨型水母、呲牙咧嘴的熊猫在一步步的逼近。放眼四周,刚才还是夜色中的田野刹那间恍若白夜,而我似乎是这荒诞景象独一的观众,一幕幕的精彩离奇只为我一人上演。

非常多败兴始终沉迷于那一晚的奇遇,圣诞树的光芒让我能够洞见另一一个世界,以至于后来目睹了越来越多的难以置信的事情,挣扎着以死相搏的人、拎着人头的男人、长着蝴蝶翅膀的人、迎面走来紧握利刃的人、闪电照亮的婚纱等等,无一不是那一场白夜的延续和重演。真实还是虚幻?早已分不清楚,就像当时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同样

便是白夜的世界,是我的世界。

—— 冯立

/ 骆丹《回光》 /

骆丹,回光之二,博物馆保藏级艺术微喷,伊尔福

Galeria Gold Fibre Silk133.3x200cm2017

Luo Dan, Project No.002, Archive Pigment Printing Inkjet on Archival Paper,

 Ilford Galeria Gold Fibre Silk, 133.3x200cm, 2017

骆丹,回光之六,博物馆保藏级艺术微喷,伊尔福

Galeria Gold Fibre Silk133.3x200cm2017

Luo Dan, Project No.006, Archive Pigment Printing Inkjet on Archival Paper,

Ilford Galeria Gold Fibre Silk, 133.3x200cm, 2017

倘若存在着一个超级程序员,他创造了宇宙,凌驾于一切之上。咱们可能只是在他控制的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里的虚拟存在,正如电影《黑客帝国》中描述的。倘若咱们像主角尼奥同样面临宿命中的抉择:吃下蓝药丸,忘掉一切,永远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吃下红药丸,离开虚拟世界,走进真实世界。你会选取哪一个呢?

量子理学学家暗示全部世界可能是一张全息图,咱们看到的所有的形态、形状,都是这一张全息图中的一小部分。咱们的世界是一个将波形信息解码为数字全息的、虚幻的物质世界。纷繁的物质,都是解码这个世界的区别表达。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详细而坚实,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幻象,是一张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倘若将这张全息照片剪成几个小块,用激光束照射每一小块时,看到的并不是整张照片的几分之一,而是几分之一的整张照片。全息照片中每一小部分反射的都是一个整体。这便是全息宇宙的理论基本

做为一个拥有中等认知水平头脑的人,对以上理论一知半解的认识,我能力去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全息影像,但它们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些影像,是一次艺术家的伪科学实验。回光——回旋转动的光,它们并非任何实体的再现,是激光照射在曲面上反射,放大N倍后形成的巨大幻影,在操控过程中持续运动变幻,被数码相机拍摄纪录下来。假设你足够靠近,你会看到一个一个光的像素点,当你站在正常距离时能够看到一个由无数像素点构成的完整影像。它们诱发一系列的思考:关于空间、秩序、结构、相关、实体、虚幻、信息。什么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一切都是基于想象,一次游戏产生的影像,转瞬即逝。

—— 骆丹

/ 黎晨驰 《adhd》 /

黎晨驰,adhd毛发,艺术微喷绢纸,120x80cm2017

Li Chenchi, adhd, Hair, Inject Print on Silk, 120x80cm, 2017

黎晨驰,adhd,平衡力,艺术微喷绢纸,80x50cm2017

Li Chenchi, adhd, Equilibrant, Inject Print on Silk, 80x50cm, 2017

经过身体运动来创作的平面雕塑。艺术家将颜料涂抹于身体的区别部位,在舞台化的空间内进行长期且重复性的行径表演,并用摄影的手段将全过程进行采样纪录。经过这般的方式,将生命的外在表现形式-身体还原到变化的历程中。正如《塔木德》羊皮卷所说,生命是一道掠过的影子,因此人世的一切都没法用静止的图像捉捕这些瞬时性的雕塑只存在于揭发生成的虚空里,是将真实时空和身体运动压缩至平面后的可视生命律动。

—— 黎晨驰

/ 黎朗 《1974》 /

黎朗,1974

Li Lang, 1974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初始点。我的记忆初始点是我家那台上海牌收音机和从收音机里传来的女播音员的声音。这个点出现在一九七四年。我把一九七四年叫作为我的记忆元年。以播音员的声音为切入点,作品经过画外音和幻灯机投影家庭纪念照片的方式重构了对记忆元年的想象。照片和声音不仅是过去的痕迹和回忆,在这如剧场般的幽暗空间中,它们寻找着与现实对话的可能性。

—— 黎朗

/ 李俊《记之暗面》 /

李俊,被拆迁院子里的房东老夫妇留影纪念.

河坝大树下一个眺望远方的人.夜晚发光的路灯.路面漆黑发亮,

艺术微喷,120x150cm2017

Li Jun, The Old Landlord’s Photo in the Demolished Yard.

A Person Standing below the Tree and Look into the Distance.

 Glowing Street Lamp in the Night. 

The Road was Dark and Shiny, Giclee Print, 120x150cm, 2017.

李俊,一群手拿标语在街上叫喊的家长.

王府井电影院暗淡的内景.街边钓玩具乌龟的小摊.

居民区楼道里蹲着向外看的小孩.小区草地上一对聊天的女子,

艺术微喷,120x300cm2017

Li Jun, A Group of Remonstrative Parents Hold Slogans in the Street.

 Somber Inner of Wangfujing Cinema. A Turtle-fishing Street Stall. 

A Squatting Child Looking Outside in the Neibourhood.

Chatting Girls on the Lawn,

 Giclee Print, 120x300cm, 2017

摄影是人用来记录外界事物的媒介,不管是纪实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有一个外在的对象。有可能抛弃外在对象,从相机的内部来寻找某种影像的可能性?这是我想突破的第1个层面。在经过一段时间对材料的实验之后,我将以前拍摄过的底片放入相机内部,瞧瞧光线透过底片会形成何种形态?于是形成为了这一组作品。我在试图探讨光线是怎样在暗箱便是相机内部投射和透射影像的。这些底片记录着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然则在回到母体(相机)之后,只能呈现出各样抽象的暗影。这是我想探讨的另一个层面,关于人类记忆的不确定和不可知。

—— 李俊

/ 木格 《沿墙而行》 /

木格,通向村子里的新婚之路,宁夏,摄影/保藏级打印,150x120cm2015

Mu GeMarriage Road, Ning Xia, lnkjet Print, 150x120cm,2015

木格,退伍的军人,宁夏,摄影/保藏级打印,150x120cm2015

Mu Ge, The Demobilized Soldier, Ning Xia, lnkjet Print, 150x120cm,2015

木格,白石山,河北,摄影/保藏级打印,150x120cm2015

Mu Ge, Whitestone Mountain, He Bei, lnkjet Print, 150x120cm, 2015

《沿墙而行》是我体验平常中国的一次次旅程,我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故乡以外的土地:一方面用笨重的大画幅相机去描绘着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世界,用置于汽车中央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128658千米的里程,这是对自我之外的客观记录。一次次的观察和体验,陌生的地理和场域俨然为我筑起了一面面各自的,我只是一个感受点点滴滴的过客,就像我在北方苍凉的土地上感叹长城遗迹只是咱们心中的墙。

我所感兴趣的哪些行走之间看到的平常,是一个又一个鲜嫩且陈旧的城镇与乡村,而我记录的影像,是一种纯粹且含蓄的肖像”,与这片充满历史和记忆的土地上的裂缝与矛盾共存。

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经常像两个区别的世界,但这两个世界其实彼此联系,流动性很强。针对非常多当代人而言,融入这片土地的过程中却发掘始终有一段距离,它就像一道无形的墙,但同期是一面镜子,让赶路的人看清脚下的路。

—— 木格

/ 张晋《纳米铜》 /

张晋,记忆:又一季里谈到的西荷,艺术微喷,100x100cm,2015

Zhang Jin, Memory for the Lotus in Another Season, Giclee Print, 100x100cm, 2015

张晋,无穷,艺术微喷,100x125cm2016 

Zhang Jin,∞, Giclee Print, 100x125cm, 2016

我总是会被问到这般一个问题为何要从化学转行到艺术,从抗拒、敷衍、到此刻欣然接受。是时候再度审视那段个人史,长达十余年的科学训练其实已然移植进了自己的创作脉络。

我以数年发布在《自然》杂志子刊上的一篇科学论文做为底本,用身边平常的具象之物构建影像,试图将抽象的科学理论可视化图像化。例如那篇论文谈的是怎样经过手机充电和放电把一粒砂子变成千万颗砂子。并不借助于相机和镜头,直接在暗室或明室对大尺寸的X光胶片进行图像实验,经过海量重复性的劳作去寻找微弱的差异,从这个方向看,这已然是在做化学实验了。

—— 张晋

/ 张克纯 《长江图》 /

张克纯,长江图,一次影像相相纸,8.6x7.2x40cm2017

Zhang Kechun, Ten Thousand Li Along the Yangzi River, Polaroid, 8.6x7.2x40cm, 2017

始终败兴,长江都是中国艺术里非常重要之题材,长江对中国人来讲附着了很深的人文情感,受到历代《长江万里图》的启发,遂制作这件作品。作品采用网络互动的方式,在网上征集到从长江江门到源头的40多个地区的志愿者采集的水样以及在取水地拍摄的一张江边的景观,其内容反映了当今长江的样貌,我用这些水样拍摄了一件静物的长江图。历代画作里的源头是岷山,而真正的平常源头在青海,因此我把它们涵盖其中。

—— 张克纯

/ 张晓《甜蜜的爱恋》 /

张晓,甜蜜的爱恋,艺术微喷,液晶表示屏,21.5x27.5cm每一个288

Zhang Xiao, Sweet Love, Giclee Print, LCD Screen, 21.5x27.5cm each, 288 pieces

这些照片是一位乡村摄影师近十年来为村民制作的婚纱照。他开着车携带着笔记本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以及耗材,在每一个乡镇赶集的时候摆摊为村民现场制作照片,并以此为生。这种流动性引起了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去完成每张照片。因此类似于这般在同一背景上更换头像的做法是最为有效的。

经过反反复复的个体实践,他将某种单一审美规律传递给村民,并以此维系着她们表达爱情与美好生活的一起经验。在我近期几年以故乡为命题的创作中,我试图交给他一个艺术家社会学家的身份,借用他的方式和视角去重新审视乡村在时代的巨大变迁中以何种方式应对情感和审美的一起缺席。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每一个特定的生活团体中,必有她们的特殊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没法翻译的字句。而这些程式化的图像正是将乡土社会中的繁杂关系投射到平面化的消费认识形态与审美规律之下的某种语言。

—— 张晓

/  /  /

摄影的开启,寓意着凝固的时间、明暗的转化,以及承载咱们观看、记忆、行走以及思考的图像的诞生。针对创造影像背面的人而言,无论是回到摄影的原初还是重新出发,都寓意着一次又一次以试错的勇气而得到展望——许这一微小群体的奋斗,将作为将来中国影像实验转向的起始

咱们期盼经过一次展览,开启针对2000年败兴的西南影像实验的梳理,讨论对影像将来可能性的探索,经过几年的时间,完成一次摄影以及摄影之外的连续行动。

展览信息

回路——2000年败兴的西南影像实验

Loop—Photography and Video Experimen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since 2000

艺术总监:荣荣、孙莉

Artistic Director: Rong Rong, Sunny Sun

联合策展:李杰、蔡丽媛

Co-curatorial: Li Jie, Cai Liyuan

展陈设计:NTYPE 一质——Joao Lemos, 杨洋

Exhibition Design: NTYPE—Joao Lemos, Yang Yang

书法:和堂空一

Calligraphy:He Tang Kong Yi

艺术家:阿斗、陈萧伊、冯立、骆丹、黎晨驰、黎朗、李俊、木格、张晋、张克纯、张晓

Artists: A Dou, Chen Xiaoyi, Feng Li, Luo Dan, Li Chenchi, Li Lang, Li Jun, Mu Ge, Zhang Jin, Zhang Kechun, Zhang Xiao

主办:麓湖·A4美术馆

Organizer: LUXELAKES·A4 Art Museum

时间:2017年12月23日——2018年3月17日

Time: From December 23, 2017 to March 17, 2018

地点:麓湖·A4美术馆一层、二层展厅

Venue: Exhibition hall of first floor and second floor, LUXELAKES•A4 Art Museum

 票务信息 

早鸟票:20元/人(售票至2017年12月23日0点)

原价:60元/人  

线上VART:40元/人 

更加多票务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前往购票链接查看。

早鸟票 购票通道①▼

▼ 早鸟票 购票通道②▼

敬请期待!

* * *

编辑:一燃

图文作品归艺术家所有

未经准许,请勿转载

木格堂是致力于影像实践的工作室,咱们的实践包含影像分享、尖山计划、教育计划、拙物良品。

支持木格堂

  •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
  • 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问答,若不联系则默认允许本站转载。
  • 上一篇:相片不多见了,相纸还在海量用!
  • 下一篇:哪些你不晓得的UV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