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精工上世纪六七年代追赶瑞士钟表业的精神,其制品有精工最高GS(Grand Seiko),精工之王KS (KingSeiko),此刻GS号叫作东方的劳力士,打磨做工和SD的走时精度都是值得叫作赞,而KS已然于70年代后期停产。做为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很是感慨,再去认识那段历史,发掘中国人此刻奋进的热情亦是同样的吧!
正好有一只KS5626-7000的到来,让我能够从容探究一下四十数年前精工手表的奥秘。
“KS是和GS同一时代的制品,60年代精工同期注册了KING SEIKO和GRAND SEIKO。在1960年推出了第1只Grand Seiko 原型表3180。则在1961年发布了造型与机芯都非常类似的King Seiko。这中间,KS和GS两兄弟一块合体(KS的Cal.4420B机芯装配到GS中)征战过瑞士,1968年在日内瓦天文台竞赛中拿下第4到第10名的所有的名次,而第1到第3是石英钟!1976年停产,结束了16年的辉煌。”
这只镀金表是前开盖,看起来还比较完整,遗憾的是有二三处比较严重的翘痕,表壳有损害。
用工具打开表壳,里面还是比较严密的,设计和用料都很到位,无进水的痕迹,有以前维修的记录。
表盘
L型的橡胶圈
机芯是卡进表壳的,需要旋转必定方向取出
玻璃表蒙明显在外面
拆机芯洗油,轮系粗壮,设计加工还是很用心的,无发掘什么大问题,便是摆幅偏低。
换发条,重新洗油清理钻眼。
装上日历后,时走时停。逐项拆日历、拨时零件,发掘拨时的过轮有问题,一个维修过的焊点无磨平,随动时会卡住。磨平凸出点后症状消失,但怕以后这个地区拨时时会断,还是换了一个代用的过轮。
走时基本达到预期
虽然是老表,表径亦不大,然则设计的有棱角再加上是个金色的,佩戴还是特别有质感。
2000 年,Seiko 复刻了末代 KS(以 56KS 为原型),期盼有一天能真正看到KS的复活,摒弃生产线低价式的模式,在机械、工艺、造型有新的突破。
学习了《精工GS&KS编年史》、《SEIKO的末代皇帝——千禧KS》顺风浪千里
等帖子尤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