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内首家民营激光企业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机构(以下简叫作“楚天激光”)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文去世,享年69岁。7月31日一大早,家人、伴侣们一同送别了这位激光行业的领航者。
7月31日出差前,惊闻噩耗的吴轩于凌晨5时赶去送别孙文。
49岁的吴轩是上市企业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机构(以下简叫作“逸飞激光”)创始人。比吴轩大20岁的孙文是他的前老板,亦是武汉激光产业圈的老先辈。
持炬者孙文“照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在他的奋斗下,“激光”从大学教研组的文本里“走”了出来,“点燃”一个产业。
孙文曾说:“仅有自己做出的产业才会真正有将来。”如今,武汉激光企业总数和激光制品年产值已占全国五成。
孙文创办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机构,让激光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周超 摄
孙文之“狠”:
扔掉金饭碗,让激光产业走出实验室
“在我看来,研究成果不可即时转化为生产力,就像果子卖不出去只能烂在筐里同样。”2018年,孙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他白手起家创办“楚天激光”,便是要让激光产业从实验室走出来。
照片源自: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机构官网
激光是20世纪败兴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的又一重要发明。如今,大到航空设备、桥梁和汽车的加工,小到手机表示屏的切割、香烟盒的防伪,都要用到激光。国内激光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正是武汉。
1971年,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设立激光教研组,科研方向为面向工业应用的激光器开发,并率先创建新中国成立败兴高等学校的第1个激光专业。孙文是该校激光系首届毕业生之一。
孙文曾回忆,当时,激光行业是绝对的高科技行业,能够从事这个行业的都是有些研究公司和高校。
1985年,30岁的孙文辞职创立楚天光电子机构,最初的目的很知道——“根据市场规律办事,根据客户的需要生产”。
当年,为了征服市场,孙文把自己和4名伙伴关在租来的厂房里,边科研边做实验,吃了3个月方便面。过年时没找到锅,她们就用茶壶煮饺子。3个月做了数百次实验,第1台“中国造”激光焊接机诞生,这亦是企业第1笔订单。
此后,孙文带领企业一步步作为激光商用化的先行者和民族激光产业的开拓者。
在众多民营企业取得必定成功便涉足房地产等行业的时代,“楚天激光”始终坚守激光行业,把制品做精做专。
孙文之“后”:
创业接力,闯关者众
照片源自: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机构官网
1999年,大学毕业生吴轩加入“楚天激光”。彼时,“楚天激光”的重点激光制品已占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在十几个省份的30余家研究生产单位运用,处理了卫星蓄电池焊接技术困难和光纤通信等尖端技术行业的焊接技术困难。
吴轩从基层干起,组建客服中心、开拓国际市场,助力“楚天激光”走上国际化之路。
在签下一笔海外大单、外方投资顺利签约5天后,功成身退的吴轩根据约定辞去“楚天激光”常务副总经理职务,创办“逸飞激光”。
30岁的孙文辞职创业20年之后,30岁的吴轩接力创业。
2023年,“逸飞激光”登陆科创板,吴轩请来孙文赴上海证券交易所一起敲钟。
孙文曾在多个场合说:“这(激光)是湖北在全国最亮的产业,我想把这个产业做成世界最大的激光产业。”
如今,“逸飞激光”的圆柱全极耳电芯核心装备正加速进入全世界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
瞄准全世界的视野传承了下来,“初代”民营企业家的活力、闯劲和胆识亦往下传递。
2021年,在中国激光产业发展50周年活动现场,孙文于前排就座,他的身边和身后聚集了一群激光创业者。由她们带领的一批企业在国内率先突破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核心技术,无把技术“锁在抽屉里、躺在论文上”,而是切实将其在百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
孙文之“憾”:
百年品牌、千亿市值仍有待来者
“病床上,孙文仍在关心企业发展。”武汉优炜芯科技有限机构(以下简叫作“优炜芯”)总经理王永忠介绍,2023年败兴,做为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始终在帮忙企业对接资源。
海归博士陈长清主攻的亦是“光”。太阳光包括区别波长的光,40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是人眼不可见的。陈长清创立了“优炜芯”,他和团队研制出了性能领先世界的全波段紫外UV-LED核心器件。近年来,企业始终紧盯市场需要开发各类新制品,并已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孙文关注到了这束“光”,他带队到“优炜芯”考察,并鼓励企业优先发展契合国家战略的项目,使其快速进入应用场景。
火速,孙文率领的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起始动用国际化资源、产业上下游、资本、市场、政府等力量连续支持“优炜芯”。王永忠介绍,企业正在对接多个项目。
孙文曾介绍,他率领团队牵头创立了企业上市、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机制。经过上市促进,她们遴选出数十家企业做为上市备选企业,为企业赋能。同期,他还打算发起设立激光投资基金。
在“2024世界激光产业大会”上,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机构副董事长闫大鹏说:“我国激光行业在激光切割行业的深度和广度都已趋近极限,要寻找新的、附加值高的赛道。”
怎样突破自我?数年前,孙文作出了回答:“不可做简单的克隆”“技术研发高投入是‘找死’、不投入是‘等死’,行业领跑者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
记者在一份“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服务创新改革新措施”资料中看到,孙文定下了一个目的——打造“十家上市机构、百亿规模激光企业、千亿市值激光企业”。
孙文生前说:“光谷以‘光’闻名,千万不要忘记为么而出发,要在‘光’上做深做透,做出百年品牌。”
百年品牌、千亿市值仍有待来者。半个多世纪前,孙文等持炬者点燃了星星之火。如今,更加多持炬者正在照亮新的道路。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编辑:符樱】